首  页 名人题词 生平介绍 教育理论 一代名师 实验民校 历史相册 传承发展
 

 

 


 

 

 


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

1949年——1958年的成人教育

静安区业余大学(1958年——今)

纪念活动


俞庆棠研究著作
 
 
 
 
 

1949年——1958年的成人教育

1953年
    3月10日 《上海市业余中学暂行实施纲要(草案)》开始试行。市总工会系统主办的业余中学,其学制、课程均开始按照市教育局制订的方案实施,各校教学业务由市教育局领导。
    9月10日 市工农教育在职教师学习班开学。学习班由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合办,培养工农业余学校中级班教师骨干。学员脱产学习,学习期间由原单位发给原薪,以四个月为一期。学习班设在实验工人学校内。
    9月 华东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在上海举办华东扫盲干部学校,轮训扫盲专职干部,培训扫盲教学干部。共办两期,每期脱产学习三个月,加上考察、总结,共计四个至六个月。上海市参加学习的人数多于华东其他各省。
    10月 市郊农民业余学校将215个公办班转为群众自办的常年民校,共有2209班,17组。
    12月15日  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院成立。该院的办学方针是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具体任务是使专业基础较差的初、高中教师通过进修熟悉新任学科的教材教法,并根握需要逐步提高到师专和师范学院毕业的水平。

1954年
    2月1日  市教育局下令将公立高级职工业余学校、业余高级技术学校、中等补习学校一律改办为业余中学。
    春  全市公立补习学校、高级职工业余学校、夜中学共27所调整为26所业余中学。
    6月  华东行政委员会批复市教育局同意在有条件的私立学校试办相当于高中程度的文化补习班。学生修完所学课程经考试及格后可由学校发给成绩证明,不必验印,不宜提出学生结业后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高等学校。
    9月  郊区成立扫盲中心学校33所。
    下半年  市教育局举办“上海市中等学校师资训练班”,招收社会知识分子和组织市机关转业干部进行训练。该班设有政治、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共办3期,学员共有5000余名。

1955年
    2月   市教育局作出规定:在职工业余中学毕业的学生中,工厂企业可选送一部分在政治上进步、有培养前途的人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
    5月16日  市教育局制订关于加强整顿私立补习学校的方案,确定今后对私立学校的方针是:加强领导,积极整顿改造,建立经费管理制度,克服资本主义办学观点,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有可能有条件的转变为私立中学,使私立补习学校今后的发展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是年  市立第一、第二工农速成中学,华东纺织工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和上海第一医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4校机构撤销,合并成立上海市工农速成中学,由市教育局领导。

    1956年
    春   市教育局决定,各初级业余技术学校改办为业余初级中学。
    秋   郊区举办三所农民业余初级中学。西郊、北郊、东郊3个区各办一所,每所各办两班。设语文、算术、动物、植物四科,3年毕业。
    秋   市人民广播电台、市教育局、团市委、市青联和市科普协会将去年创办的自学广播讲座改名为“工农业余初中文化补习学校”。每周三天播讲,每次播放两节课,用早中晚三个时间播出同一内容。4年学完业余初中规定课程,取得初中学历。入学者有7800余人。
    12月24日,上海市扫除文盲协会成立,副市长刘季平任会长。
    是年  上海市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成立。这是一所以轮训中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和教育局的视导员、科员等普通教育系统干部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所设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等课程,每期学习时间为半年。
    是年   上海市部分高等学校和产业部门陆续举办11所业余高等学校、其中高等学校举办的夜大学有华东化工学院夜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夜大学、上海造船学院夜大学;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部有复以大学函授部、华东师范大学函授部、同济大学函授部;产业部门举办的高等业余学校有业余动力学院、业余造船学院、业余土木建筑学院和业余纺织学院4所独立设置的业余高等会学校,连同财经学院夜校部共计11所业余高等学校。所设专业有机械、动力、造船、工建、纺织、财经、数理、文史等30多个,参加学习的工人、技术人员、机关干部、厂长、党委书记等共7000余人。

    1957年
    3月30日,上海举办了里弄干部初中文化学习班,在淮海中路841号联合图书馆开学。
    9月16日,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妥善处理未经批附设立的补习班的通知》。指出:凡严重重违法乱纪,群众不满者取缔;凡不服从分配或外迁企业的学校在职人员不得私设补习班或受聘为教师;办学条件差的说服停办;符合条件的要严加监督;本年度各区不再批准设班。
    10月   郊区扫盲中心学校教师一律改称为农民业余教育事业干部。事业干部的职责是负责本地区业余教育的督促检查和教学研究工作。
    12月23日  市教育局制订《关于修改职工业余中小学教学计划的方案》。《方案》改变了原定教学计划基本上按照全日制中小学的模式,规定:扫盲班或扫盲小组设识字一科,业余小学设语文、算术,业余初中设数理科、单科选修和全科3种,业余高中设数理科和单科选修2种。各级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每学期授课18周,每课时为45分钟。
    12月   经第一机械工业部和高等教育部研究决定,上海造船学院夜校部和市业余机电学院合并,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夜校部。

    1958年
    7-9月中旬   全市办起了各级各类业余学校3539所。
    秋   上海提出“反掉保守思想、促进教育事业的大跃进”的精神,许多区、县、局和工厂企业陆续举办业余高等学校。邑庙、榆林、黄浦、新成、虹口、提篮桥等6个区建立8所业余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从7所增加到13所。不少工厂企业也办起了业余大学。至本年底,全市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达1.7万人。
    是年   全市区、县以上的机关、团体有90%以上都办起了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或干部红专学校。

上一页

摘自《上海成人教育志》 2007年5月
《上海成人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俞庆棠思想研究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