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卓越的人民教育家俞庆棠

姜爱群

俞庆棠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杰出的女教育家,由于她受到大革命思想的影响,深深领悟到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这一名言,实为当时社会的急迫要务,因此她是最早提出办民众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位先驱者。那时一般人只知办理正规教育,如大学、中学等,特别是留洋回来的人,注意办的是大学教育,或自己做大学教授等。但她所想到的竟是一般读不到书,受不到文化陶冶的穷苦人民,于是她提出主张,要冲破学校墙围,在学校以外的社会上、工厂里、乡村里,都必须提倡教育,普及民众学校,兴办补习教育,提高成人教育,如设立民众教育馆,民众图书馆、民众体育场等等……。

解放前她被迫出国,一接到有关方面电报“外婆祝寿,速来参加”,立即怀着无比喜悦,冒险归来,不久就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吴耀宗记文“遇到和蔼可亲的俞先生那时与巴金、芳以昇等同来一车,出出进进参加会议,当俞庆棠看见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主席台上升起的时候,心潮起伏,热泪涌流,她说“看到了这一个伟大的历史场面,真没有虚度此生。”会议完毕周总理特地请她担任新中国教育社会教育司长,这是中央政府对她莫大的信赖和倚重,而她自己也深深感到这是党和政府和委托与厚望,表示要做一个小学生,多多学习,认真学习贡献一切。到任以后,社教新献。方见端倪,突因患脑溢血,不幸长逝。周总理、邓颖超同志等亲切悼念,深为哀痛,全国教育界人士以及她的亲友学生都痛失导师,涕泪盈眶。老教育家吴若安同志说“俞先生的精神和毅力,永远是教育工作者导师,永远为人民所爱戴,尤其是我们妇女教育者。更要学习这位大姐的好榜样。”

岁月如流,逝世至今,匆匆将及六十年,老一辈的教育家有知道她的,后来的人知道得不多,或甚至一無所知。我作为她的学生,也已年过八旬,因此面临乘此有生之年,将俞庆棠先行的一生教育业绩,光辉贡献,简要地介绍一二,以 ?读者。

她是前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先生的长媳,由于交通大学和国学专修学校的校友,为纪念唐老先生,特在太湖名胜地区修葺了“茹经堂”。为了记念一代女教育家。同时设了俞庆棠先生纪念室。老教育家吴若安同志当年曾说过:“俞先生的精神和毅力,永远是教育工作者导师,永远为人民所爱戴,尤其是我们妇女教育者,更要学习这位大姐的好榜样。”

是的,她是一位妇女,丈夫唐庆诒先生为交大教援,双目失明,需要照料,还有五个子女,亲加抚育,备受幸劳。但她从不因家务繁重而影响事业。她早年留美,专攻教育。回国以后,毕生致力教育。最重要的是担任了中央大学区扩充教育处长,创立了江苏省民众教育院与劳农学院,(随后倂成为江苏省教育学院),专事提倡民众教育与劳农教育。直到解放前夕,又在上海办理工人教育,创办实验民校,几十年如一日,公而忘私,艰苦奋斗,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她被人们称为卓越的女教育家,由于她受到大革命思想的影响,深深领悟到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这一名言,实为当时社会的急迫要务。那时一般人只知办理所设正轨教育,如大学,中学等等;特别是作为一个留学归来的人,注意办的是大学教育,或自己做个大学教授等等;但她所想到的竟是一般读不到书。受不到文化陶冶的穷苦人民。于是她提出主张,要冲破学校墙围,在学校以外的社会上。工厂里,乡村里,都必须提倡教育,普及民众学校,兴办补习教育,提高成人教育、如设立民众教育馆、民众图书馆、民众体育场等等。在那个时候来说,她能洞察社会问题,针对人民需要,予以文化教育的享受机会,实是难能可贵,使人由衷地敬佩的。作为女教育家,像她那样的一心为公,敢想敢为,开拓人民教育新路的。恐无出其右者。

她是一位言行一致,而且实践重于理伦的女教育家。那时办理民众教育,颇少先例。国民党施行愚民政策,不给经费,不加支持。她为了开创江苏教育学院的前身,与当时的教育厅厅长张乃燕,几经交涉费尽口舌,才拿到少数教育经费,在无锡办起一所三十年代的新型学府,其目的即在培养办理民众教育,社会教育的人才。她鼓励大家,能为劳苦大众服务;毕业以后,即各回原地,推广大众教育,施行成人教育,以期解除人民生活痛苦,改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她日思夜想,办起了许多实验园地,脚踏实地探索前进。当时的人民大众,白天那有功夫上学,故都在晚间到校活动。俞庆棠先生不以自己是一个妇女。身体也多病,但常常只身外出,冒暑街边,跨铁路,涉小河,在無锡多地亲加巡视,亲加指导,当她看到劳苦大众能有机会读书识字,提高文化时,她的面宠上便泛起了笑容,而个人的含幸茹苦,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当然,她那时的教育思想,有她的先进性,也有她的局限性,可是她的一片爱国赤忧,是众所感动的。她不仅要求劳苦大众字读书,提倡文化,她正义的崇高人生观在“定要解除人民大众倒悬的痛苦,”于是她除办识字教育以外,还办理生产教育,卫生教育,文化娱乐等等。在抗战时期,物主编申报“农村生活丛谈”专栏,每两周一期了解各地农村面貌,寻求社会改造之路。特别在抗战后方,办理了有利于抗战的事业,如松溉纺织实验区,乐山蚕丝实验区,解决了不少农村妇女的生活,又支持了抗战将士的需要,那时生产了大批军毯药棉,救死扶伤,常常得到前线战士来信感谢!

由于她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工作上的屡遭挫折。在抗战前夕,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实质。那时她参加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又参加了文化界的救国会。她援拥护民主,坚决反对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发动内战的勾当,她深恶痛绝国民党贪官污吏的充斥,无耻,而对于教育事业,特别是对民众教育想方设法,百般摧残。她曾愤怒地谴责反动派,说:“征税要人民,出粮要人民,当兵要人民,什么都要人民负担,但人民却一点权利都没有,可恶万分。”她在抗战以后,深感到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结合的重要性,尤其重视工人教育,在上海许多工厂推广工人教育。最受人尊敬的,她毅然决然办起了上海实验民校。另外,还办起了一般民众学校,从几所到几十所,百余所;由城市到郊区,以至棚户农村。受教育对象:儿童、青年、妇女、成人,特别多的是广大工人。那时教育缺乏,设备不齐,但入学者,竟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以至两千多人。她缺乏办学经费,一切设备,因陋就简,一个教堂当几个教室用,木板木块当黑板当櫈子,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一天开几班,有些甚至分复式授课,以应需要。她就这样艰苦万状,坚持办学,不稍洩气,这时有个外国教育观察团在沪仅三天,却花了半天时间,到实验民校详尽参观,认为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奇迹,并深为俞校长的人格与精神所感叹!适得其反,反动当局,却要想方设法撤销该校,还借口俞庆棠先生收容进步分子,迫她辞职。俞先生由于办理人民教育“是她的生命”,(唐文治老先生常这样说)。热爱事业,坚贞不屈,对反动派的威胁誓死反抗,她说:“要我辞职,我不辞职,要撤我的职,你们去办好了。”由于她一心为公,大义凛然;又由于她生根在劳苦人民中间,反动派的丑恶阴谋,终于彻底失败。实验民校坚持下来,直到红太阳高高升起。坚持办学,发展人民教育,同心协力,与反动派艰苦斗争,维护社会教育,加惠于劳动大众,推动了革命运动,其贡献是无比辉煌的。

早年郭沫若同志哀悼她时说:“先生富有事业精神与为人民服务热忧,是为大家的楷模。”是的,我觉得这位史无前例,勇于创新的一位女人民教育家,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信笔至此,我们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即我们敬爱的邓疑超大姐,她日理万机,未忘俞庆棠先生的杰出贡献,为了無锡“茹经堂”即将落成开幕,特题赠了“纪念人民教育家俞庆堂先生”的横匾来,英明的革命领袖邓大姐,事隔多年,仍惦记着俞庆棠先生的人民教育事业功绩,真是令人又兴奋,又感激。中央最近提出教育体制的改革,许多领导,学者都提出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上海点形在把文化教育如何发展提上重要议程,我们要学习俞庆棠先生的伟大人格,创新教育,全以全意为人民教育的崇高精神。我们一定要把她的卓越贡献载入青史。历史不能割断,近代教育史上必须大写特写,纪下她的丰功伟绩,缅怀先驱,起迪后人,使得今天的成人教育事业。更能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