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上海实验民众学校,怀念俞棠校长
唐林根
人老了总喜欢回忆过去,回想起自己青少年的时代在上海实验民众学校读书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她是沪西民众的革命摇篮和大熔炉。培养出了很多革命时干部。上海共产党地下组织为唤起上海民众起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在民主人士教育家俞庆堂先生的掩护下,在上海工业集中地——沪西区办起了这所设有幼儿班,上午班、下午班、晚班、并分小学部初中部的实验民众学校,致力于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那时,我是一个学徒工,白天做工,晚上来读夜书。记得一部分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进步学生在这里担任义务教员;一部分进步的专职教员。他们讲课不仅给我们富的文化知识,还常常联系社会上发生的事提高了我们的阶级觉悟。他们关心工人疾苦,要求学生在厂里团结广大工人,组织起来向资金本家向政府要人权反压迫、反剥削。还把这些事编成活报剧在周未晚会上演出,在坐的学生看了非常激动常是热泪盈眍。晚会前,俞校长总领我们唸孙中山的遗嘱,她一句,我们跟一句。至今我还能背上几句。俞校长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至今还没实现。劳苦大众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胶州路两边人行道上的难民又饿又冷我们要发动民众捐献现金和寒衣。不能眼看他们饿死冻死。”全校召开大会声援申新九厂工人反对军警的镇压,谴责抡杀上海电车公司工人的暴行。
俞庆堂先生还对学生介绍陶行知的教育主张和办学情况,如南京郊区的晓荘学校和重庆的育才学校,推广小先生制,听到了令人感动。她还很重视工人的聪明才智,对我们说:“世界上一切财富包括上海的高楼大厦,全是工人们双手创造和盖起来的。我们在坐的学生中不是有木工、泥工、电工、机械工吗?我们准备用自己的力量盖一幢活动房子。”不几天,我们把房子很快盖起来了,我和另一个同学还在房子边拍一张照呢?这是我们工人的力量呀!
上海解放前夕,为了迎接解放军进城,学校组织了应变会,人民保安队发展了工协会会员,我都参加了。一九四九年六月一日,上海遭蒋机在轰炸后,我们白天上班,晚上由学校组织去杨树浦路修发电厂。深夜一、二点钟回厂时,我们手拉手,边走边唱歌,对上海的革命形势和恢复各厂的生产,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我们积极认购公债,上街宣传反轰炸,我还被区委推荐去青工建团学习班学习,回厂建立青年团。
一九五零年初,我由上海实验民众学校保送,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去福建前线,在部队担任文书会计工作。我总不忘记民校提高了我的文化。参军时,我才十九岁,现在已三十五年过去了,我已五十四岁了。我们的国家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达到民富国强,而且还在为实现共产主义,为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我很怀念上海实验民众学校,怀念校长俞庆堂先生。不忘记她热爱劳动人民的深切感情,不忘她为劳苦大众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不忘她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她的形象在我脑中象宋庆龄那样伟大,那样慈祥,那样善良。人们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赞扬它们崇高的品质和坚强的精神。俞庆堂校长正是:梅兰竹菊俞庆堂,桃李满天放光芒,她那高风亮节,不图富贵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当我听到《上海实验民众学校校友会》成立了的消息,我心里非常高兴。我们又有机会团聚一起共同回忆畅谈在学校的一切革命活动,发扬实验民校的革命传统,学习人民教育家俞庆堂先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民众教育事业的精神。为建设两个文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