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民众学校为我们打好良好的发展基础
余致甫
一
实验民众学校是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先生从事民众教育的重要—站,也是她的事业取得辉煌业绩的重要阶段之一。她使我们实验民众学校约五千名劳动人民及其子女入了学。广大师生在不同岗位上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实验民众学校是一所很特殊的学校,上午有儿童组,下午有妇少组,晚上由工人夜校班成补组。不少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入了民众学校读书。沪西地区的革命火种是从实验民众学校引入的,当时实验民众学校在沪西地区职工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发并发展了沪西地区的城市贫民工作。我在这所学校完成了小学的学业,学到了知识,懂得做人道理。回忆起来我们读书,很高兴,很愉快。我们的老师对穿得破破烂烂的贫困学生一点也不厌嫌,总是笑嘻嘻地很热情地接待我们。记得我们的冯士芬老师上课时,一边上课,一边还用手摸摸我们的头,把我们看作自己的子女,很爱我们这些穷孩子。不少老师上课时给我们讲些故事,说我们将来生活会更美好,大家都能穿新衣裳,过好日子。并说现在有—个国家已经实现了,我们每个同学要努力学习,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
我们这些穷孩子很珍惜学习机会,同学之间也很团结友爱。我们常常唱着“我们是姐妹兄弟,大家团结在一起,不分你,不分我,携手前进永向前……”
我们儿童组,妇少组常常在晚上还演唱一些歌曲(现在知道是一些进步的革命歌曲)。校门口常有一些“流氓”来捣乱,而夜班成人组同学去做纠察,保护我们,我当时心理上就觉得夜校老大哥真英勇,我们也要保卫学校与坏人作斗争,我当时参加消防组来保卫学校。
有一次陆老师告诉我们:“你们已经加入了地下少年先锋队,不要告诉别人,也不要对家里说,心里有数,要与坏人们作斗争,要保卫学校。”隔了几天,陆老师叫我与徐达同学一起到常德路一个小厂去送一封信,不要让人知道,到了厂门口,问“张叔叔在厂里吗?”,“我就是”,“陆妈妈要我们带一封信来”,“打开过吗?”,“没有打开过”,“谢谢小朋友”,我们顺利完成任务。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总按老师说的去办,后来才知道我们去送“鸡毛信”。到解放,我被通知去共舞台参加新中国第一届少年儿童队成立大会,还发给我一条红领巾。徐达同学他去了华东军政大学,我年龄小没跟他去。
在实验民众学校除了上课,数学老师也很喜欢我们,让我与谈葆耿等同学做一些趣味数学难题,如“鸡兔问题”、“年龄问题”、“士兵排序问题”、“工程问题”等,培养我们从小喜欢数学。常常与大家讨论,有好几次市广播电台播出上海实验民众学校妇少组四(2)班余致甫,谈葆耿等同学解出了等等题目,听了很激动,常常在放学后,我们仍在二楼教室里还在讨论数学题目解答。老师们鼓励我们说,将来要成为有用的人。
不少同学参加工作,走上了革命道路,我当时年龄小,还要继续读书,读中学,读大学。
说也巧,我高中读的是第二师范学校,第—年读书就借在胶州路60l号读书,也使我想起实验民众学校的校长,教师与教室,校舍……
二
后来考进了上海师范大学,一直想着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像实验民众学校的老师们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我从事教育事业45年,被评为优秀教师,退休后还在为教育事业作贡献。
特别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我们国家得到了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也为我们创设了条件,遇到了不少良好发展的机遇,形势也逼着我大步前进。我从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教委骨干教师工程的导师。在91年12月被纳入中国数学教育家名人录,在95年6月被纳入国际数学教育家名人录。从理论上到实践中碰到良好的“机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培养了不少的大学生,硕士研究生以及高层次进修教师。
1、邓小平的接见、鼓励、鞭策、阔步向前
77年邓小平主持科学教育工作,决定从全国调一批专家教师编写全国中小学教材,我当时被选中,7月份到教育部去报到。邓小平给我们讲话,作报告,还与我们一起拍照。并要求我们“从先进内容讲起,让学生能够接受,赶上与超过先进水平。”我们大家很有决心,将以前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我们和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科研相比落后了20年,我们要赶上,要超前。
教育部一位领导看到我在专心阅读英国牛津(0xford)教材(一套十本),要我在一周后翻译,并向组内作出评价报告,我完成了,并且得到了专家老师们好评。我任数学编写组革新部分分组长。我还参与了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执笔。教育部特别重视我们这些老师专家,并寄托很大的期望,我也特别努力要改变我国教育的落后面目,使自己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大学教学与兼课
教育部领导希望我们能更多接触现代数学领域充实自己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在大学教育为本专科新开设了8门课程,为硕士研究生新开设了6门课程,为中学高级教师进修新开设了5门课程。
除了我们师范大学教学外,还在上海机械学院、上海工大、上海轻工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纺织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教育学院、高教局培训班等校兼了8门课程,尽量多接触各门学科领域与现代数学。
3、培养高层次人才
被市教聘为教授骨干工程导师,教委张民生主任指派任务。我创设上海市中学高级教师培训班举办了5届共160人,其中28人培养成为特级教师。有的老师称上师大是培养特级教师的“摇篮”。
被社科院聘为教授,为他们培养了三届硕士研究生。另外,开设中学骨干教师研究尘课程班为数学系培养了6届,182人,为培养了不少校长、教导与数学骨干教师人才作出贡献。
同样为江苏铁路师范、浙江诸暨、河南安阳、洛阳、焦作、三门峡,江西南昌、上饶、山东青岛、西藏日喀则市举办了10个研究生课程班与骨干教师培训班,共有350人。
4、去全国各地讲学
利用假期,长假进行讲学办班,在四川成都、重庆、宜宾、江苏、浙江、云南、西藏、新疆、河南焦作、三门峡、江西、北京讲学办了15个班,共700多人。
5、为中央卫星电视大学讲课
被中央卫星电大聘为教授,并为他们开设《数学教育学导论》100集,《初等数学重点难关突破》、《初中数学易错问题剖析》共28集(供专升本学历进修之用)。获国家教学片一级片,享受最高片酬奖。
6、创设中学生数学应用竞赛
与复旦、交大教授们一起创设了“上海市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当时引起了教育部,北京市、上海市市少科站重视,准备搞成全国性的。
我参与了6次竞赛编写与设计。
法国、日本、美国有关教育研究专家来要资料。我们也专门召开二次国际性会议交流讨论(由华师大召开),我作了二次中心报告与试题汇集。
7、筹备举办全国数学方法论(Polya)第二届交流大会在上师大召开
由我负责筹备,出席人数128人,高师院校教师。我作了《Polya、思想研讨》、
《Polya后半生与数学发现》专题报告,对普及提高起了不少作用。不少师大从此都开始开设《数学方法论》新课程。
8、我的论文与著作
论文发表共86篇,48万字。
著作(包括合作)共52本,975万字。
大学讲义19本,217万字。
卫星电视教学,128万字。
科研项目,14项,共发表122万字。一共发表1500万字。
9、为创设建立上海师大与中学联系教学基地
分成三个层次
(1)市重点学校,如上中、华师大二附中等,搞《数学教学心理竞赛理论研究》;
(2)区重点中学,如南洋中学、卢湾中学等,搞《数学思维,学科课外活动展开研究》;
(3)一般中学,如三附中、田林中学等,搞《教学常规,差生提高教学研究》。
曾参加学科建设任徐汇区教育局顾问团,经常与中学联系,指导教学活动。
我们在行知实验学校进行教学顾问活动,听课、上课、指导活动,三年来从“光头”→“高考94%升学,”受到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与家长们的好评。
10、积极研究、参与、中考、高考等活动
我是教育考试院专家,积极研究并参与命题、审题、讨论、决策,参与中高考活动,长达7年之久。
退休后还在为出版社审读,为考试院参与工作,联系中学,帮助教师修改、辅导、发表论文,为培训老师进行讲学(本市与外地),辅导部分学生参加高考等教学活动,只要需要,我总是尽力去完成。
三
我尊敬长辈,友爱同事,刻苦勤奋,拼命工作,敢于创新,敢负责任,抓住机遇,做出成果。这些是我在俞先生创办的实验民众学校给我打好了良好发展的基础,而且每一次校友活动都给我很大鼓励与鞭策,民众学校老师、校友们都给我树立了良好榜样。在大家对我关爱与信任,从2003年至今连续担任了第四届、第五届校友会会长工作,我要不辜负同学们的期望,以科学观为指导搞好校友会工作,更好宣传俞校长的民众教育思想,更好总结校友会
24年所作贡献。莫道桑榆晚,为霞正满天。
让俞校长民众教育的思想,更加光辉更加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