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俞校长想到的滴滴点点
孔敏
一、我到了上海实验民众学校
客观环境往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由于日帝侵华我被逼辍学成为一名童工。又为众所周知的情况我走上了人生坎坷之路。历尽艰辛,我得以重生,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1、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必须百倍般的努力把失去的东西补回来,特别是科学文化、政治必须急起直追。一个如饥似渴的人学习对我来讲,太重要了,时间啊多么宝贵,只有跟上潮流才能做好工作。
上面说过日帝侵华剥夺了我求学的机会,但我非常想读书,听说实验民校读书不要钱。我找到那里(胶州路601号)见大门紧闭,里面灯火通明书声朗朗歌声嘹亮,(黎明前的黑暗,实验民校却灯火通明)我被这一幕惊呆了,啊!多么好的一所学校呀,不知不觉的站在大门口呆住了,忽然里面出来一位仪态端庄的老人,她和蔼地发问:“你这个小囡站在门口干什么”,我说想读书,她又问“你为什么要读书”,我说不识字苦。她又问,“你可以白天来。”我说白天没办法要做工。她说,“你介小,晚上是大哥哥、大姐姐读书的”。我说所介小我可以坐第一排好了,她又说:“你所要读书,考考你,进来进来,就写一篇“不认字的苦”,很快我写完了作文,俞校长看完后立即把我带到二楼合作社旁边那间教室,和里面正在上课的老师耳语了几句:果然我被安排在第一排。那位老师叫梅继范个头不大一头短发一身合身的祺袍很得体:她发给我一份讲义,题目是“自由之捷克”从此我有了求学的机会不管刮风下雨,放工后饿着肚子直奔学校上课努力听讲从不缺课,数学期都有勤学不辍的奖状。除了学文化、还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唱歌跳舞、演戏、使我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也懂得一些做人道理。
二、我走上了当教师的道路
在民众学校老师叫我当小先生,给低年级同学上课,课文很简单“人、工人、做人、做工、七个字教四十五分钟,我领进小学生走进课堂,不懂的地方就查字典,后来有了导生组由韩雯、高瑾玉老师辅导,被派往上海麻袋厂学校任教,同去的有朱光士、童承信、柏海文等同学,肚子饿了朱光士就拖着我到食堂间乘碗饭大家一起吃。那时我身体有病(肺、肠结核)做不动工,一整天都在学校里,那时上海已解放,学校掀起参军、南下,我和大伙忙忙碌碌不亦乐乎,不过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被选进学生会当了学习委员,下班级收集稿子出黑板报,续步参加教学工作。
不过说心里话读俞校长的书不难,但要按好她的思想去做一件也不难,难的是一生奉献不为私利却很不容易,我从童工升当教师,工作了40个春秋经历了很多曲折坎坷,但比起俞校长为民众教育,曾被逼出国,抛家四处漂洋过海,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常人都是难以忍受的。
俞校长在困难面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对得民众是附首甘为孺子牛,我说学习俞校长难,就是难在予此,通过不断解剖自己,我觉得我身上的包袱必须放下来,应该有事找干部,有困难找支部,要相信群众相信党、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有时往往是幼自可笑的。向俞校长学习就要吃得起苦,要分清是非。
三、常常想念俞校长既平凡、又伟大
俞校长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她为民众教育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俞校长朴实无华一件陈旧的大衣,但很合身,一件祺袍、一双不新的皮鞋、一付银丝眼镜,一头稍有卷曲的短发,对人和蔼,诲人不倦,每次周会在三楼大礼堂,为同学训话(那时叫训话)俞校长语言不多,但很精干,讲真话、做实事,关心教工我曾多次见过每月都有一、二次学校拉圆枱面教师团团围坐用餐(后来得知这些都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教工改善伙食。既平凡、又伟大。
俞校长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五个子女都是精英、他的丈夫是位双目失明的教授(我和刘华同学曾去看望过他,当时已卧床不起,那天下着鹅毛雪,老人卧病我们心中很不是滋味。唐孝慧老师在与我通信中说过:“你(说我)很幸福,直接受到母亲的关爱,她还说母亲在世时经常提到过这个小囡,现在不知怎样了,孝慧老师说母亲爱护关心学生比关心子女要多,子女关系我们子女非常羡慕。简短的话,说明了俞校长为民众教育舍小家顾大家,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啊!
俞校长的一生是在无硝烟战斗中度过的,她像一把种子洒在了贫脊的土地上,明知艰辛,却默默耕耘,用她的心去浇灌,让种子发芽长大,六十年过去了,而今往她撒布的种子已成树木成林果实满枝。种子传播代代相传。
四、决心写一篇文章纪念俞校长
以往在和唐孝纯老师通信中她曾对我提出,写一些怎样进民校,怎样受教育,又是怎样成为人民教师的。在校友会出版纪念俞庆棠册子时我投过稿,但被编辑丢失了,因种种原因,册子上登载了我的几句整诗。
余会长为弘扬俞校长创办民众教育的光辉思想,每次返校都用心良苦,请校长们写些在民校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我非常感叹,但苦于视力不际,写成后再看一遍就不能。所以每次不达意,浪费篇幅,为此举旗不定。今日交卷,是一气呵成,顺着手势爬行,分别学连篇不谈,文字龙飞风舞,难看我的劣作我准备挨骂的。这里是克服了种种困难而完成的。但不写深心平安,所以就把稿子写出,坐一次“末班车”。
五、向俞校长学习克服一个一个困难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得以重生,能够掌握自己命运,同时,也要发挥民校精神克服困难不虚度光阴,做个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
但是人生苦短,千头万绪,谁知天公不作美,我的视力近于失明,行走都不方便,还能干什么呢,灰溜溜的,总有些失落感,长此已往我告诉自己这不成。这不是民校精神,是一种心灵背景要毁掉的,要痴呆的,好在苍天有眼,来同情我、训斥我要振作起来天上不会掉馅饼,要面对现实,看不见,还不能听,这一想使我豁然开朗,家中不是还有收音机、电视吗,看不见就听,千万要振作,不能自抛自弃,虚度光阴,社区里有很多活动,如读报、做花、看不见、可能听听小组读报,看不见可以用心去做,我送给大家的凯蒂花就是用心去做出来的。
遇事处于泰然,得意之时坦然,将来去见俞校长才能有个交代,决不能白白地让他疼爱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