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名人题词 生平介绍 教育理论 一代名师 实验民校 历史相册 传承发展
 

 

 


 

 

 

生平年表
家庭身世
求学立志
投身民众教育
抗日救亡 

创立上海实验民校

以身殉职

求学立志

1911年,俞庆棠14岁时入上海务本女塾读书,所进科别大致相当于中学程度。务本女塾对学生要求较为严格,禁止学生涂脂粉及穿戴华丽,并劝放足。俞庆棠平生不喜施朱涂粉、刻意追求服饰穿戴,与务本女塾教育形成因果关系。1914年,俞庆棠从务本女塾毕业,做了一年小学教师。1916年到中西女塾读书。中西女塾的教学宗旨一切都从美国的角度灌输西方意识形态,使俞庆棠对之课程不满,不久即转入圣玛利亚书院。1919年,俞庆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圣玛利亚书院的学生会主席。为“唤起大家的觉醒”,她领导学生游行宣传,借大戏院演剧募捐,又办起了贫民夜校。在这段时间,她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每夜到校教书,在与劳动人民频繁接触中确定了她毕生从事的职业——民众教育。

1919年至1922年俞庆棠赴美求学,在哥伦比亚大学修习师范学院教育课程并获得学士学位。“哥大”师范学院是世界上研究教育享有厚誉的最高学府,当时主要的教师包括杜威、桑代克等。从“哥大”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对中国政界、学术界、文化教育界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同为师范学院毕业的教育家还包括陶行知、陈鹤琴、张伯苓。其他毕业生还包括哲学系研究部的胡适;研究院的孙科、宋子文、蒋梦麟等。

“哥大”的学习为俞庆棠后来的教育事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开阔了她的教育视野并最终找到了教育救国之方。当时美国、英国工人同盟设有工人教育学院,开展工人教育。美国于一战后制定法律,设立成人识字公民训练班。日本厉行义务教育和强迫教育制度,使国民识字人数达到99%。俞庆棠考察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腾飞的路径,形成了教育救国的思想,归国后兴办民众教育,实现了她为劳动人民办教育的宏愿。

注:本文参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的《俞庆棠教育思想研究》,在此对作者熊贤君教授谨表诚挚谢意。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俞庆棠思想研究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