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名人题词 生平介绍 教育理论 一代名师 实验民校 历史相册 传承发展
 

 

 


 

 

 

共产党的红色堡垒——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

实验民众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学生党支部的建立

 向棚户区进军

民校的保卫战

迎接上海的解放

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校友会

向棚户区进军

验民校推广部除了在校内指导课外活动,对全市一百零八所市立民校在业务上起辅导作用外、它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向校外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如出街头墙报,培养“小先生”,开展识字教育等。一九四六年夏,实验民校两学期来办学成绩显著,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入学的工人越来越多。当时既要利用这有利的形势,发展办学规模,扩大阵地;又要充分估计到国民党反动派在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的同时,会加紧镇压蒋管区的群众运动,对实验民校也必定会增加压力。为了巩固实验民校阵地,必须及时地深入到工厂和地区中去开展工作,使实验民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能经受敌人袭击的考验。党员教师在深入工厂的同时,又组织量向棚户区进军。在党员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学校推广部“导生组”这个公开组织,在中学补习班的学生中,以地下党员为骨干,团结了四、五十位热心为民众服务的同学,组成了一支参加棚户区识字教育工作的“小先生’队伍,承担了成人组一、二年级的教学任务,并在“小先生”队伍内部和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革命教育和发展党的工作。后来,这批“小先生”几乎都成为共产党员;一、二年级学生中不少人也入了党,或参加工人协会,在上海解放前夕,参加了人民保安队。

向棚户区进军的第一个目标是余姚路四八七弄棚户区。这里在一九三七年前、原是沪西新加坡路姚桥浜以西一大片无人居住的荒地。“八•一三”后,难民纷纷迁来这里落户,逐渐发展成为拥有一万多人口的贫民聚居区,居民多数是附近工厂的工人、三轮车工人、塌车工人和小贩。这里居住条件极差,芦席棚搭得非常杂乱,还有不少“滚地龙”。这里没有一条石子路,没有一条下水道。几千户居民合用一只不能自由开放的马路消防龙头。他们受沪西大恶霸柏文龙的控制,整个棚户区内地痞流氓横行,多常巧立名目,发帖子打秋风,谁不送礼或送少了,就找上门来,寻衅滋事,不是打人致伤,就是砸碎门窗家具,或者恶作剧,夜里把死狗死猪甚至死婴挂在人家门上。居民们深受其害,但敢怒而不敢言。

实验民校的师生,在一九四六年夏初走访棚户区的基础上,一九四七年夏又组成宣传队,来这里宣传识字教育,借了私塾育强小学的两个教室,办起了夜校,被称之为“棚户民校”。后因入学者较多,教室容纳不下,“小先生”们就分散深入到居民家里办识字班,实现了向棚户区进军的第一步。

余姚路四八七弄棚户区由于茅屋毗连,又缺乏水源,曾屡遭火灾。这次实验民校师生到这里举办扫盲识字班不久,一天居民程大华家失火,因无消防组织和设备,又缺少水源,火势迅速蔓延,棚户民校的教师在这紧急关头,立即组织自己的学生奔赴火场,奋力抢救,及时扑灭了这场火灾。实验民校医务人员也赶到现场,给受伤者进行治疗。因而当地群众对民校师生的表现,感激万分。民校师生还进一步帮助居民建立了自己的消防队,并聚资购置一些消防设备,会同当地居民疏通发臭淤塞的污水沟,使积水排泄到马路总阴沟里;不少居民与学生紧密配合,填平了一个臭水坑,获得一块有几百平方十的土地。建造了简易的新校舍,办起了三个全日制的儿童班和三个业余成人班。还和中国儿童福利促进会挂上钩,取得了一批奶粉、布匹和医药用品、办起了棚户儿童福利站,设立了幼儿园,免费给入园的孩子们供应牛奶,老师们领着儿童唱歌游戏,给棚户区带来一派崭新的气象。民校老师利用儿童福利站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组织当地的青年妇女成立缝纫组,把做好的衣服免费分发给贫穷的儿童和居民。由于上述一系列切实的工作,使棚户民校在当地有了广泛牢固的群众基础,因而挫败了当地地痞流氓的屡次捣乱。一九四八年夏,棚户区的识字扫盲工作进一步扩大,于是以棚户民校为中心,把余姚路四八七弄整个棚户区划分为十二块,每一块就办了识字班,团结教育了更多的群众,一批经过考验的当地积极分子,陆续被吸收入党。不久,棚户民校也建立了党的支部。

向余姚路四八七弄棚户区进军的成功,锻炼了“小先生”的队伍。从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九年春,学生党支部运用“小先生”这支队伍,开辟了新闸路金家巷、曹家渡太平里和长寿支路小莘庄等棚户区。在这些地区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并组织了人数众多的贫民团。“小先生”中有几个党员以夜校学生的身份派到省吾民校、第十二民校去读书,在那里进行群众工作。发展党员和工人协会会员,组织人民保安队。通过向工厂、向地区进军,使党的工作深入到更广泛的地区和单位,为实验民校自身巩固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工作;并为迎接解放积蓄了力量.

 

摘自《静安区文史资料选辑》——《回忆实验民众学校的斗争生活》
作者:张龙生  杨公保  姜光华  孙贤德  陈玉焘  (徐锡明整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工作组编印  1986年11月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俞庆棠思想研究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