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民众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一九四五年十月到一九四九年期。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岁月里,上海沪西地区有一所在党领导下的,深受工人、劳苦大众欢迎的学校——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根据当时党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地下斗争总方针,上级党确定一这所学校的使命是:“争取合法,以利于隐蔽,为党培养和积蓄力量。”经过教师和学生两个党支部将近四年的努力,以及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在校中直接培养发展了地下党员一百余人。并把党的工作深入到工厂、商店和地区中去,使四十二个空白单位有了党的力量,十三个有党组织的 单位发展了七十多名党员和外围组织的工人协会会员。在上海解放前夕,又跟有关工厂等配合,组织了人民保安队、人民宣传队和贫民团等近二千人的队伍,开展护厂斗争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活动,对解放军解放沪西地区,起了一定的作用。
当年,我们都在这所学校读书,由于党的教育,老师们的指导帮助,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是我们终生难忘的。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党外人士女教育家俞庆棠先生受国民党上海市教育局聘任为社会教育处处长。俞先生是江苏太仓人,早年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后留学美国。回国后一直热心于社会教育事业,在我国教育界颇有声望。一九四五年秋。俞先生为推广民众教育,会同教育界人士选定胶州路六○一号一幢三层大楼作为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校舍。建校后,俞先生兼任校长。她的学生胡耐秋及其女儿唐孝纯等相继在学校推广部成人组工作,并兼任教师。由于党员教师根据上级指示,深入地进行各种有效的活动,因而这所学校成为培养工人干部的一个重要阵地。
为了充分利用校舍解决不同对象的入学问题,民校在上午设儿童组,招收劳动人民子弟中的失学儿童;下午设妇少组,对象是有家务劳动的、超过小学入学年龄的妇女和少年;晚上是成年组,主要招收工厂职工以及其他各行业的成年人。开办后不到半年时间,学生人数就达一千五百人。学校还附设工人托儿所、幼儿班,招收双职工的子女,很受工人的欢迎。
由于这所学校积极推广民众教育,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因而一批又一批关心社会福利教育事业的国内外人士都来校参观。一九四六年,俞庆棠先生在党的授意下,利用她同宋美龄相识的条件,主动争取宋陪同美国特使马歇尔夫人参观。这些活动使学校更增添了保护色和加强了合法地位,更加有效地掩护了党的工作。
民校的教材是自编自选的,成人组的语文教材选自北新活页文选,其中有鲁迅、茅盾、高尔基的作品。民校的教学法富有针对性、启发性,使学生收获大、提高快。全校建立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的学生自治会。在教师的帮助下,组织了话剧组和歌咏舞蹈组等,在课余时间开展多样化的文娱活动。学生们都会唱聂耳、冼星海以及揭露反动统治的和解放区的革命歌曲,还跳起了解放区的各种舞蹈。这些活动,在广大青年中起了传播革命思想的作用.特别是经常在晚上九点钟后, 以地下党员为骨干,组织有进步要求的青年,请老师讲时事形势,用聊天的方式,边提问,边议论,从与大家切身有关的问题谈起,如物价为什么飞涨?国民党政府的“限价”措施灵不灵?蒋经国“打老虎”是出什么戏?为什么会发生沈崇事件(即北京大学女学生被美军奸污事件)?《文汇报》二为何被迫停刊?进而谈到上海工人运动的许多重大事件,如“六•二三”反内战大游行、梁仁达血案、申克大罢工、王孝和被杀害等等;还介绍解放区的情况、解放战争的形势。这样的漫谈,人数少,谈得深,对学生觉悟的提高,革命真理的传播,起了很大的启发作用。有时还以纳凉会、社会科学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座谈。从街头为什么有乞丐?讨饭的人是不是懒汉谈起,谈到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农村破产,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样痛苦,资本家的剥削,工头的打骂,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我们工人的前途在哪里,怎样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等等。我们不少青年学生就是在参加了这些座谈讨论之后,从中受到了教育.并联系到自己以及周围的实际增况,挖出了苦根,认识到要争取光明的前途,就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员就利用课余时间和回家途中,向自已所联系的对象,进行启发教育,使他们明确了奋斗目标,鼓起了斗争的勇气。这样,在短短的二、三年内,一百多位进步同学先后秘密地参加了党。
摘自《静安区文史资料选辑》——《回忆实验民众学校的斗争生活》
作者:张龙生
杨公保 姜光华 孙贤德 陈玉焘 (徐锡明整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工作组编印 1986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