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名人题词 生平介绍 教育理论 一代名师 实验民校 历史相册 传承发展
 

 

 


 

 

 

共产党的红色堡垒——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

实验民众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学生党支部的建立

 向棚户区进军

民校的保卫战

迎接上海的解放

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校友会

民校的保卫战

实验民校在逆风暴雨中终于稳住了脚跟。但国民党反动派决不会就此罢休的,他们又在阴谋策划,妄图用调离俞校长这“釜底抽薪”的恶毒手段来动摇实验民校的基础。这时,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胜利发展,斗争日益尖锐化。俞校长深知自己的处境,但又放心不下我们这一群学生。一九四八年五月,国民党特务非法逮捕交通大学的学生。俞校长闻讯后,十分关切地找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同学谈了话,吐露了她的不安心情,叮咛同学们多加注意,免遭毒手。这年秋冬季节,俞先生终于被迫离校,名义上她是以中国社会教育家的身份赴美考察民众教育,经费由联合国有关团体负担,实际上是国民党对她另一种形式的迫害。学生党支部获悉后,立即发动全校同学写挽留信。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更清醒地了解实验民校的处境,从而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为继续保卫民校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隆重的送别大会上,同学们用丝绵和紫红绸料,精致地缝制了一颗大红心,红心用毛笔签满了同学的姓名,表示:“我们赤诚之心永远在一起”。俞先生身在美国而心在祖国。一九四九年,当解放战争胜利捷报接连传到太平洋彼岸时,她和进步的中国留学生共庆胜利。五月间,她接到来自祖国的信件,当她看到信上写着“外婆祝寿(指举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欢迎你回来”时,激动得彻夜不眠,她表示“渴望回解放区,行程凶吉,在所不计”。不久她冒险独自返国,经香港转沈阳到北平,被推选为参加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的代表,光荣地参加了开国典礼,受到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热清关怀和鼓励。之后;她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工农教育司司长,为新中国的工农教育事业不辞劳苦,辛勤工作。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四日俞校长因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仅五十二岁。缅怀往事;不胜悼念。

俞庆棠先生离校后,学生党支部根据当时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及时调整了力量,将大批党的骨干力量撤离民校,派在沪西区各个工厂、地区,更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工作。陈玉焘是当时民校学生自治会主席,继续留校,主持学生党支部工作,并把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组织力量迎接解放上海。长夜将要逝去,黎明即将来临。经历了保卫战的民校师生,满怀胜利的信心,迎接黎明的到来。

 上一页

摘自《静安区文史资料选辑》——《回忆实验民众学校的斗争生活》
作者:张龙生  杨公保  姜光华  孙贤德  陈玉焘  (徐锡明整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 文史资料工作组编印  1986年11月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俞庆棠思想研究会主办